病症:发病时叶面出现黄褐色小斑点,后随着时间推移,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,叶面黄褐色至深褐色,叶背淡黄褐色,病斑外圈黄晕宽大而明显。叶柄、茎杆出现黄褐色的椭圆形病斑。

防治方法: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花生品种,合理轮作,合理密植,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病叶,有机肥施加前需充分腐熟。发病初期时,叶面喷施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、代森锌、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防治,10-15天/次。

花生褐斑病有什么症状,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小斑点

一、花生褐斑病有什么症状

1、症状特点

(1)花生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,严重时危害叶柄和茎杆。被害叶片刚开始出现黄褐色小斑点,与黑斑病不易区分。

(2)但随着病情的发展,褐斑病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,病斑直径4-10毫米,比黑斑病斑纹大,病斑正面黄褐色至深褐色,背面淡黄褐色,斑纹外圈黄晕宽大而明显。叶柄、茎杆病斑呈黄褐色、椭圆形。

花生褐斑病有什么症状,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小斑点

2、病原特征

花生褐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花生尾孢菌侵染引起的。分生孢子梗呈丛生或散生状。多集中于病斑正面,分生孢子座不明显。分生孢子近似于鞭子状,细长而且稍微弯曲

花生褐斑病有什么症状,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小斑点

3、防治方法

(1)花生叶斑病的寄主比较单一,只侵染花生,与其它作物轮作,使病菌得不到适宜的寄主,可减少为害,有效的控制病害的发生。轮作周期2年以上。

(2)花生收获后,要及时清理田间病叶,使用有病株沤制的粪肥时,要使其腐熟后再用,以减少病源,虽然生产上还没有高抗叶斑病的品种,但品种间的耐病性差异较大,一般叶片厚,叶色深的品种较抗病,在河南重病区宜选用豫花1号、海花1号、豫花4号和豫花7号等耐病性较强的品种。

(3)加强管理,增强植株抗病性:合理密植,科学施肥,采取有效措施,使植株生长健壮,增强抗病能力。

花生褐斑病有什么症状,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小斑点

(4)在发病初期,应开始第一次喷药,药剂可选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;或5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;或80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;或80%代森锰锌400倍液;75%百菌清可湿性烩剂600倍-800倍液;或抗枯宁700倍液;或波美0.3度-0.5度的石硫合剂等。

(5)以后每隔10天-15天喷药1次,连喷2次-3次,每次每亩喷药液50千克-75千克。因为花生叶面光滑,喷药时可适当加入粘着剂,防治效果更佳。抗枯宁对褐斑病效果较佳,代森锰锌对网斑病也有较好防治效果,多菌灵在叶斑病与锈病混发区,不宜使用。

花生褐斑病有什么症状,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小斑点

二、花生褐斑病的流行规律

1、中国河南、山东等地一般6月上旬始见,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发生盛期;南方春花生于4月开始发生,6-7月为害最重。

2、高温、多雨、多雾、多露、日照不足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,大雨过后骤晴、闷热,病情迅速发展,特别是7-8月多雨潮湿天气发病重,干旱少雨的天气发病较轻。

花生褐斑病有什么症状,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小斑点

3、氮肥施用过多、植株生长过嫩多汁,土壤黏重、偏酸,重茬连作等地块发病重,土壤肥力不足、耕作粗放、杂草丛生的地块,植株抗性降低,发病较重。

4、一般在水肥充足、地势低洼、 土壤潮湿、田间病残体多的地块易发病。在种植密度大、植株生长茂密而又少见阳光的中下部叶片上发病较多。

花生褐斑病有什么症状,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小斑点

5、花生生育前期发病少而轻,老叶发病多而重。花生品种间抗性有差异,直生型品种较蔓生型或半蔓生型品种抗病,晚熟品种发病较重。